SKF进口直线轴承的损害原因及措施
轴承在工作中无法直接调查,但经过噪音、振荡、温度、光滑剂等情况可察知轴承反常。轴承损害的代表类型如下:
1、裂纹缺陷
部分缺口有裂纹。其原因有:主机的冲击负荷过大,主轴与轴承配合过盈量大;也有较大的剥离冲突引起裂纹;装置时精度不良;运用不当(用铜锤、卡入大异物)和冲突裂纹。SKF进口直线轴承
措施:应查看运用条件,同时,设定合适过盈及查看材质,改进装置及运用措施,查看光滑剂以避免冲突裂纹。
2、滚道外表金属剥离
运转面剥离。剥离后呈明显凹凸状。原因有轴承滚动体和内、外圈滚道面上均承受周期性脉动载荷作用,从而发生周期变化的接触应力。当应力循环次数到达必定数值 后,在滚动体或内、外圈滚道工作面上就发生疲惫剥离。假如轴承的负荷过大,会使这种疲惫加重。另外,轴承装置不正、轴弯曲、也会发生滚道剥离现象。
措施:应从头研讨运用条件和挑选轴承及游隙,并查看轴和轴承箱的加工精度、装置措施、光滑剂及光滑措施。
3、烧伤
轴承发热变色,从而烧伤不能旋转。烧伤的原因一般是光滑缺乏,光滑油质量不符合要求或蜕变,以及轴承装配过紧等。另外游隙过小和负荷过大(预压大)滚子偏斜。
措施:挑选合适的游隙(或增大游隙),要查看光滑剂的种类,确保注入量,查看运用条件,以防定位差错,改进轴承拼装措施。
4、保持架碎裂
铆钉松动或断裂,滚动体破碎。其原因有:力矩负荷过大,光滑缺乏,转速变动频频、振荡大,轴承在歪斜状况下装置,卡入异物。
措施:要查找运用条件和光滑状况是否适宜,留意轴承的运用,研讨保持架的挑选是否合适和轴承箱的刚性是否负荷要求。
5、蠕变
内径面或外径面打滑,形成镜面或变色,有时卡住。原因有:配合处过盈缺乏,套筒紧固不行,反常升温,主机负荷过大等。SKF进口直线轴承
措施:要从头研讨过盈量是否合适,查看运用条件,查看轴和轴承箱的精度。
6、生锈腐蚀
外表局部或全部生锈,滚动体变线条状生锈。其原因有:保管状况不良、包装不当、防锈剂缺乏,水分酸溶剂等侵入,直接用手拿轴承。
措施:要避免保管中生锈,定期不定期从头进行涂油包装,强化密封功能,定期查看光滑油,对油质不合格或蜕变的要及时更换,要正确的运用轴承。
7.轴承压痕
损害状况:咬入了金属小粉末,异物等的时候,在滚道面或滚动面上发生的凹痕。因为装置等时遭到冲击,在滚动体的间距间隔上形成了凹面(布氏硬度压痕)。
原因:金属粉末等的异物咬入。拼装时或运送过程中遭到的冲击载荷过大。
措施:冲击轴套。改进密封装置。过滤光滑油。改进拼装及运用措施。SKF进口直线轴承
8.轴承磨损
损害状况:所谓磨损是因为冲突而形成滚道面或滚动面,滚子端面,轴环面及保持架的凹面等磨损。
原因:异物侵入,生锈电蚀引起的发展。光滑不良。因为滚动体的不规则运动而形成的打滑。
措施:改进密封装置。清洗轴承箱。充分过滤光滑油。查看光滑剂及光滑措施。避免非直线性。
9.轴承假性布氏压痕
损害状况:在微振期间,在滚动体和滚道轮的接触部分因为振荡和摇摆形成磨损有所发展,发生累似布氏压痕的印痕。
原因:在运送过程中等轴承在停转时的振荡和摇摆。振幅小的摇摆运动。光滑不良。
措施:运送过程中咬对轴和轴承箱加以固定。运送时对内圈和外圈要分隔包装。加上预压减轻振荡。运用合适的光滑剂。
10.轴承烧伤
损害状况:滚道轮、滚动体以及保持架在旋转中急剧发热直至变色、软化、熔敷和破损。
原因:光滑不良。过大载荷(预压过大)。转速过大。游隙过小。水、异物的侵入。轴、轴承箱的精度不良、轴的挠度大。
措施:研讨光滑剂及光滑措施。纠正轴承的挑选。研讨配合、轴承间隙和预压。改进密封装置。查看轴和轴承箱的精度。改进装置措施。
11.轴承生锈、腐蚀
损害状况:轴承的生锈和腐蚀有滚道轮、滚动体外表的坑状锈、全面生锈及腐蚀。
原因:水、腐蚀性物质(漆、煤气等)的侵入。光滑剂不合适。因为水蒸气的凝结而附有水滴。高温多湿时停转。运送过程重防锈不良。保管状况不合适。运用不合适。
措施:改进密封装置。研讨光滑措施。停转时的防锈措施。改进保管措施。运用时要加以留意。
12.轴承变色
损害状况:因为温度上升和光滑剂反响等、滚道轮和滚动体及保持架变色。
原因:光滑不良。与光滑剂的反映形成热态浸油,温度上升大。SKF进口直线轴承
措施:改进光滑措施。
只需我们避免以上出现的情况,做到定时检修轴承,就能正常的保证轴承的寿命和功能了。
联系人:钟经理
手机:18879637453
电话:13914003863
邮箱:gzmeipeng@outlook.com
地址: 广州市黄埔区(中新知识城)凤凰四路99号A栋632房